首页 > 信息公开 > 详情页

2017年工作计划

时间:"2020-06-23 03:37" 作者:
00:00 00:00

2017年,胶州市博物馆以“一个目标,两个定位,三个平台”的工作规划为目标,重点围绕大沽河博物馆开馆运营、全市文物保护、高凤翰纪念馆免费开放等开展各项工作。

一、一个目标

大沽河博物馆积极争取申报“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展”。“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是国家文物、博物馆主管部门唯一专门针对博物馆专业工作的国家级奖项,参与申报该奖项对于宣传推介大沽河博物馆,推动博物馆的展示、服务工作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十分必要。

二、两个定位

1、全力将大沽河博物馆打造定位为“青岛最好,山东一流,全国挂号”的博物馆。

一是在建设阶段做好大沽河博物馆陈列布展收尾完善工作,竣工后做好博物馆搬迁启用工作。根据大沽河博物馆展陈面积及公共空间设置情况,需对开馆及搬迁相关事宜进行招投标,项目包括办公设施、文物库房设施、公共服务设施购置等。开馆运营后,前两年为设备保修期,每年运营经费约为535.3万元,需纳入胶州市财政年度预算。

二是做好大沽河博物馆开馆运营工作。通过开展社会教育、“五进”文化教育宣讲、馆校共建服务,举办馆际交流展览和学术研究等,创建大沽河博物馆文化品牌,促进博物馆健康有序发展。

2、全力挖掘胶州海上丝绸之路历史,确立古代胶州在海上丝绸之路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一是配合青岛“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工作,继续做好胶州辖区内的考古勘探试掘及相关资料研究的编辑出版工作,编辑出版《胶州与海上丝绸之路》书籍。

二是结合板桥镇遗址实际情况,经与青岛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沟通研究,2016年未找到合适的位置进行勘探试掘。目前,已向青岛文物局申请将2016年市级以上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延长到2017年使用,并拓宽使用范围,如资金申请到位将用于一是搜集整理胶州辖区内所有与海丝有关的实物信息并进行文物征集;二是举办“胶州民间收藏海上丝绸之路文物展览”。

三、三个平台

1、以大沽河博物馆为主体,打造公共服务平台。

大沽河博物馆开馆运营后,以基本陈列展览为基础,完善公共服务体系,计划利用文化交流展厅引进专题展览、开办文化讲座,以丰富博物馆公益性服务平台。

一是分别联合山东省博物馆、滕州市博物馆开展文物交流展,计划于6月底至10月期间,在大沽河博物馆举办“十指春风绣乾坤——山东博物馆藏鲁绣精品展”、“惟薛有序 于斯千年——古薛国历史文化展”两场专题展览。

二是计划联合青岛市博物馆推出“真情传博万里行”五进文化志愿宣讲活动。邀请青岛市博物馆相关专家,以图片、文物、多媒体讲座、展演宣讲相结合的形式,让更多的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了解广博精深的传统文化。

2、以文物保护为重点,完善全市“市镇村”三级文物安全网络,整合民办博物馆和民间收藏资源,建立全市文博行业合作共享平台。

一是继续推进胶州市“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工作。2017年将在前期工作基础上继续推进板桥镇遗址、祓国都城遗址、赵家庄遗址三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工作。

二是按照文物保护“四有”要求,对胶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及文物点树立文物保护标志。目前全市共有已登记文物保护单位178处,其中已树立保护标志的有62处,仍有116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及文物点尚未树立保护标志,计划在五年内逐步完成。2017年计划对其中20处树立保护标志,制作安装费为4000元/处,共需8万元。

三是加强田野文物保护。联合有关部门开展全市秋、冬两季文物安全大检查,对全市178处文物保护单位进行逐一走访,确保全市不可移动文物的安全。

四是做好大型工程建设考古勘探及文物保护单位修缮审核、监督工作。配合基础建设工程,做好城镇工程项目建设及旧村中的文物保护工作。做好大型工程项目范围内的文物保护调查勘探工作及必要的抢救性发掘工作。做好逄氏故居保护修缮工程的监督、指导工作。

五是继续指导各申报单位做好民办博物馆筹建相关事项。成立胶州市文博联合会,整合全市民间收藏资源,借助社会力量办文化,通过相互帮扶、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努力开创我市民办博物馆健康有序发展的新局面。

(三)以高凤翰纪念馆为基地,打造地方历史文化名人展示平台。

一是为进一步提升高凤翰纪念馆免费开放服务水平,计划利用2016年争取的青岛市级资金,对高凤翰纪念馆开展园内道路维修、基础陈列改造、更换宣传栏、景区环境优化等基础设施完善,逐步栽种名贵品种花木,打造园林景观。

二是结合纪念馆资源优势,主动协调社区、农村、教育等相关单位,充分发挥文物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开展“五进”活动。计划开展送文化下乡、举办专题展、流动展览进校园、文物普法进社区等活动,进一步扩大宣传教育,让博物馆事业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三是举办“胶州历史名人画传及成就展”。请著名书画家对我市二十六位历史名人进行画像创作,挖掘展示胶州特色文化。


推荐